第219章
书迷正在阅读:陛下轻点罚,宫女她说怀了你的崽、真千金一身反骨,就爱给大佬添堵、始皇家的好圣孙、江湾路七号男子宿舍、抗日之铁血战将、江东合伙人、顾影帝,你信息素溢出来了、冤家竹马协议恋爱书、不相为谋、废墟迷恋
??就连她揭发假周睿的事,也被大首领说成是打草惊蛇,破坏了他的计划。 ??且,她不是第一次破坏他的计划了,至少有三次。 ??所以若说大首领看上自己了,沈凝一百个不相信。 ??人家又不瞎,怎么就看上专给自己找麻烦的惹祸精了。 ??那么是有求于她? ??求她啥呢? ??看她会招鬼,会送鬼投胎,所以担心自己身为锦衣卫杀戮太重,死后不好投胎,所以提前和她搞好关系,以备死后之需? ??沈凝想了想,好像也只有这个最合理,也最有可能。 ??想通这些,沈凝便心安了,大首领想要保护她,那就保护吧,免得她死于非命,提前见阎王,大首领就只能在投胎之前先到地狱里体验一下什么叫油深火热了。 ??沈凝顿觉自己责任重大,忍不住笑出声来。 ??笑声被夜风送出很远,霍明睿听到女孩子银铃般的笑声,忍不住勾起嘴角。 ??无论本事有多大,私底下还是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,爱说爱笑,还有几分淘气。 ??待到马车进了城门,小海回头再看时,已经不见了骑在大黑马上的矫健身t影。 ??“二姑娘,大首领走了。” ??“走就走了吧,咱们先去找个地方吃早点,饿死了。” ??十天后,一位大叔来到沈家后门,他是陈毛村的,来找小海。 ??见到小海后,大叔便从牛车上搬下一筐鸡蛋,一筐鸭蛋,一筐刚摘下的新鲜桃子,还有一筐干蘑菇。 ??“这是陈秋宝和翠翠让俺帮忙送来的,说是给你们府里二姑娘的,他们要守孝,不方便出门,便让掩给送来了。” ??晚上,喝着干蘑菇炖的鸡汤,老太太又说起陈家的事,自从她听沈凝说过之后,已经在早点铺子里把这件事传了出去,如今整个白凤城,就没有几个不知道的。 ??“老路身体不好,他家儿子才十岁,之前他还想着若是他死后,捐一笔钱给族里,请族里照顾他儿子呢,现在他天天用药膳,说要好生调养身体,把儿子交给谁,都不如自己养放心。” ??“还有王婶子,她不是一直没有孙子吗?本家嫂子让她回去用针扎她孙女,还说一准儿就能扎出个孙子来,王婶子就把本家嫂子骂了一顿,说上一个这样做的,已经家破人亡砍脑袋了,这不是为了她家好,这是要坑她们家呢。” ??三个孙女全都给逗乐了,沈大老爷却是眉头深锁。 ??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,沈家三房,至今一个男丁也没有。 ??百年之后,他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? ??老太太似是看出他在想什么,说道:“我托人去打听了,你年纪也不小了,也该给你再续一房了。” ??第193章 提亲的登门了 ??沈大老爷一早就给孟家送了和离书,为了两家面子,同时也是为了沈凝以后的亲事,沈家没有休妻,而是和离。 ??无论孟氏生下沈凝的目的是什么,沈凝都是从孟氏肚子里生出来的,孟氏都是她的生母。 ??本朝男婚女嫁尚算开明,夫妻不睦可和离,寡妇亦可再嫁,订亲之后的男女只要征得长辈许可,便可一起逛街出行。 ??然而,即便如此,有一个被休掉的生母,对于儿女,尤其是女儿的亲事仍是有影响的。 ??休妻与和离是不同的。 ??正是因为怜惜沈凝,沈家把孟氏的嫁妆如数送回,这些年孟氏从嫁妆里拿来贴补娘家的,沈家也一并补齐,至于孟氏暗中从沈家拿出来补贴娘家的那些,沈家过往不究,但是从此以后,沈孟两家便断得干干净净,老死不相往来。 ??而这些话,全都写在了和离书上。 ??孟舅爷在和离书上盖上印章按下手印的那一刻起,孟氏是生是死,与沈家没有关系,与沈凝也没有关系了。 ??老太太之所以要求这样做,就是担心若是哪天孟氏死了,沈凝还要给孟氏守孝,她可不想让孟氏死了还要耽误沈凝,按照孟家一贯的行事风格,孟氏在娘家活不过一年。 ??而此时,沈大老爷听到老母亲这样说,老脸发烫,他不是年轻人了,听到要说亲不是害羞,而是想起前些年自己办的那些糊涂事,觉得难为情。 ??有的时候,沈大老爷也会纳闷,自己对孟氏也并非情深似海,怎么到了沈凝和孟婉的事情上,他就对孟氏言听计从了呢? ??如果不是有他撑腰,孟氏和孟婉绝不敢那样对待沈凝。 ??说来说去,都是他的错。 ??可现在他知道错了,也为时已晚。 ??沈凝早已过了需要父爱的年纪,她强大到已经成了全家人的主心骨。 ??沈大老爷叹了口气,当他终于知道应该如何做一个父亲时,他的女儿却已经不再需要父亲。 ??“娘,我的事,您不用着急,我看二弟媳把府里的事情管得很好,现在三弟媳和梨花也能帮忙了,还有三个闺女,个个都很懂事,有您稳坐中军,咱们家只能越来越好。” ??老太太以为沈大老爷是不想在孩子们面前说起自己的亲事,觉得没面子,老太太翻个白眼,就你以前干的那些事,还有啥面子啊? ??算了,不说就不说吧,老太太还懒得管呢。 ??没想到沈大老爷的亲事不提了,却有人登门给沈凝提亲。 ??这次来的,还是聂家的媒人。 ??这一次,聂家请的媒人,是老太太娘家的表弟媳妇,也是住在白凤城,这位表弟姓余,考科举考到四十八,方才考上秀才,如今已是年过半百,本着文人的那一点傲骨,平日里很少和亲戚来往,尤其是家里有读书人,且功名高过他的人家。